1992年,被视为上世纪的“中国第一高楼”——金茂大厦开始建设,不仅开启了中国的摩天大厦时代,也翻开了上海浦东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彼时,十四大报告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相关资料图)
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浦发银行诞生,用一个又一个创新去探索服务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和浦东开发开放的新模式。如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累累硕果,长三角一体化迈向全面深化,浦发银行也已成长为金融旗舰。
2023年1月9日,浦发银行迎来三十周岁生日。于浦发银行而言,这是开拓进取的三十年,在闯练中创新,在创新中创业。立于新起点,浦发银行将围绕“全面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守正创新,以更大力度强化服务实体经济稳增长,践行国有金融企业使命担当。
立足上海,助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浦发银行成立三十年,是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三十年。从1992年作为国家战略提出,到2009年明确阶段性战略任务和战略目标,再到2020年基本建成,历经三十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断迭代升级,成绩显著,完成了建立基本框架的1.0版和健全体系的2.0版,已步入3.0阶段。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增长至2511万亿元,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达18.3万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规模为49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三;债券市场累计融资近34万亿元,是全球最大的交易所债券市场。
金融市场稳步增长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撑。作为诞生于上海、扎根上海的国有金融企业,浦发银行深耕主场,依托自身金融市场业务优势,持续推进金融创新与实践,全力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一方面,积极参与要素市场建设,助力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全球影响力。截至2022年,浦发银行与28家金融要素市场机构开展业务合作,其中与20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累计获得各类要素市场业务资格77项,其中40项业务排名全市场前三。
上海清算所、上海保险交易所、上海票据交易所、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城银清算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等诸多在沪要素市场机构的基础建设,都有着浦发银行的身影。充分发挥在场内外投资交易等各领域优势、积极支持要素市场产品服务创新,近年来浦发银行每年落地各类首单、首批业务超30项。
另一方面,全力推进金融对外开放,加快形成全球金融市场的“上海中心”。开放和创新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底色,也是浦发银行三十年成长路的底色。自成立以来,浦发银行积极参与债券、外汇、货币、贵金属及大宗商品等各市场交易,为市场提供活力,发挥做市商职能,维护市场稳定。
以“债券通”业务为例,浦发银行是北向通、南向通的首批做市机构之一,交易量始终名列前茅,多次荣获“优秀报价商”“市场推广奖”“活跃投资者”等奖项,为促进境内外债券市场双向发展和扩大境内机构投资范围做出贡献。
另在与同业机构连接更为紧密的托管领域,浦发银行充分发挥自身领先优势,助力上海建设全球资管中心,而这,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一环。
据悉,2022年,浦发银行托管规模突破15万亿元,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如公募基金托管规模近四年平均增长率超过50%;行业首批全国职业年金托管业务实现全覆盖;互联网托管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在50%以上......根植托管制度土壤,于“百花齐放”的资管生态圈中,浦发银行已然实现了快速转型。
前进不止于此。在保持托管业务优势的同时,浦发银行还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强化托管业务对外开放配套服务,已与多家头部外资管理人建立托管业务合作,将进一步发挥金融基础设施服务作用,大力促进上海金融桥头堡建设,助力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抢抓机遇,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浦发银行成立三十年,也是积极服务长三角的三十年。尤其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浦发银行集全行之力,投入优势资源,不遗余力地加大支持。“长三角自己的银行”“从长三角走向全世界的银行”——这既是浦发银行的定位,又是三十年成长路的注解。
在顶层设计方面,浦发银行强化整体设计,加强总分行联动。在业内率先成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管理总部,专门负责全行支持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整体部署和统筹推进,探索推动长三角区域分行差异化经营,并先后落地苏州、合肥分行一地一策差异化经营,提升分行竞争能力。
有了专门的管理总部,浦发银行还建立了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联席会议机制及相应的议事规则,以推进总分行和分行间高效信息沟通,特别是为贯彻落实好《关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化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推进先行先试的若干举措》,专门制定了《浦发银行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推进先行先试的若干举措细化落实方案》。
正是通过持续健全体制机制、统筹优化机构布局、强化地区间服务协同联动,浦发银行在长三角这片热土上孕育了不少创新之果,加快推动了各类金融服务“同城化”,有效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这在数据上有着直观体现。截至2022年11月末,浦发银行在长三角区域设立机构超过500家,服务企业客户近43万户,服务个人客户近5500万户,在长三角区域全口径融资支持超2.3万亿元;而且推出“长三贷”“长三债”“长三链”“长三购”“长三银团”等“长三系列”金融产品,在跨区域授信、产业整合、城市建设等领域先行先试,领先同行。
不仅是整体规模的增加,为了让金融精准发力,针对重点领域,浦发银行在资产负债配置、风险政策、授信政策三个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有力推动了长三角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市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建设。
截至2022年11月末,浦发银行长三角六家分行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超5600亿元,占全行余额比例为42.21%;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超770亿元;绿色信贷余额超1600亿元,占全行绿色信贷余额的38%。
还值得一提的是,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为了方便客户、让办理手续更方便,浦发银行发挥科技优势,逐步实现抵押登记线上化办理和抵押权证无纸化管理,推动长三角区域内企业融资抵押品异地互认,简化异地抵押手续,大大缓解了企业的跑腿成本。
强化动力,加大金融科技投入
不管是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还是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切金融服务的完善都离不开技术的赋能,这也是浦发银行成长的不竭动力。从建行伊始提出“科技领先”“把银行建在网上”的明确要求到如今向开放银行2.0——“全景银行”的升级,在过去三十年,浦发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已实现了巨大飞跃。
在平台建设方面,业内首创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强化外部生态连接。在2022年,API Bank开放平台新增1510个API组件,月均新增合作方超100户,涉及电子钱包、信贷融资、保证金存管、外汇服务等多场景,可第一时间、第一触点为客户提供跨行业、跨场景的便捷金融服务。
在银行业零售转型的重要渠道App方面,依托技术优势,构建特色经营App,深耕用户财富场景建设和服务体验提升。针对零售场景,建设“浦惠到家”平台,为战略合作企业引流获客、提升销售,为消费者提供品类齐全、价廉物美、线上线下融合的生活服务。
在产业数字金融方面,为核心企业或平台提供产业数字金融解决方案。如聚焦汽车行业开展业务拓客、收单、结算存款和汽车金融贷款等;投产北大荒农服APP金融服务板块,联动推广小浦云商,助力分行服务乡村振兴;面向中小企业推出“靠浦薪”一站式办公数字金融服务平台,覆盖差旅、人事、薪酬、财税、协同办公等企业日常场景。
在构建数字科技生态方面,与业内知名企业成立13个联合实验室,与清华、浙大、哈工大和中国信通院成立4家联合创新中心;联合国内外领先科技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共同体”,加速技术创新与业务场景结合;打造集创新培育、产业对接、金融服务为一体的“In+hub创新社区”,为科创企业加速培育。
在支持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方面,为头部企业、科技公司创新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向金融、食品、农业、商超、汽车等行业头部企业提供碳中和、供应链金融、智能制造、数字营销等垂直行业创新解决方案支持;联合研究撰写《数都上海2035》白皮书,贡献浦发银行数字化转型实践和经验,并被上海市数字化转型办公室授牌“城市数字化创新转型基地”。
可以看到,经过30年的探索革新和锐意进取,浦发银行已在多个细分领域形成了竞争优势。如今步入“十四五”新阶段,浦发银行的战略目标是,全面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股份制商业银行,推动全行成为新时代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朝着这一方向,浦发银行将有更多创新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