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改革,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让更多偏远地区群众共享文化事业发展成果,也让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型升级。
2021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指导各地不断深化与拓展总分馆制改革,在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文化场馆的基础上,创新打造了一批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和供给形式更为丰富,供给主体更为多元,有力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
(资料图片)
1
多措并举促落实
2016年12月,文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要求组织开展摸底调查,确定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同时推广典型经验、强化督促检查。
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制定出台本地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提出工作目标,切实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单位清晰、时间表路线图清楚,以市(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总馆,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基层服务点,积极推进社区、乡村文化“嵌入式”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广东省召开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全面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四川省印发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全省各县(市、区)基本建立起上下联通、结构合理、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服务网络;湖南启动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试点,提出在全省14个市州展试点……各地纷纷设立总分馆制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将改革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通过实地检查、第三方暗访等形式持续推动工作落实。
2
特色空间丰富阅读体验
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各地不断完善上下联通的总分馆制、不断扩大服务网络、基本确立管理运行机制,结合本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水平、人口分布和文化基础等因素,合理确定总分馆的布局、规模和标准,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有效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特别是农村倾斜,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总分馆体系。
同时,各地充分发挥总馆的统筹功能和分馆的纽带作用,打破单体文化馆图书馆各自为政、封闭管理、孤岛运行等弊端,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综合效益。既做强了总馆、做活了分馆,又实现了数字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浙江台州仙居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娄一姝介绍,为推进“书香仙居”建设,仙居县以构筑公益普惠的阅读服务平台为目标,通过整合公共阅读资源,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和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截至目前,仙居县文化馆、图书馆体系已建成15家和合书吧、20家乡镇分馆、36家主题分馆、15家书院,配备流动图书车1辆,文化礼堂实现乡镇全覆盖。同时,仙居县通过“图书一卡通”制度,在全县范围内实现通借通还,形成以县级图书馆为主,和合书吧和乡镇分馆为辅,特色分馆、仙居书院和文化礼堂等为补充的阅读服务网络。
3
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各地在不断深化和拓展总分馆制改革,创新打造了一批小而美的公共文化空间。截至2022年6月,全国分别有2674个、2642个县(市、区)建成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占全国县(市、区)比例分别达到94%和93%,分管及服务点数量分别达到38513个和58258个。此外,全国累计建成2万余个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成了浙江温州“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广东深圳“南山书房”等网红阅读空间。除政府主导外,社会力量创办了大量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拓宽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
按照《“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总体部署,文化和旅游部还将继续深入推进总分馆制建设,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通过继续完善总分馆制制度建设,促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增效,探索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
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以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为着眼点,紧密结合实际,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总分馆体系,实现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此举是创造性落实中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改革部署,对推动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