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职儿女”这个词火了,一条新闻视频《40岁女子裸辞在家当“全职女儿”》,引爆全网讨论度!
(资料图)
视频中的“全职女儿”名叫念安,今年40岁,之前在一家报社工作了15年,去年被调岗之后感到强烈的不适,工作繁琐、内容冗杂、专业性强,还要24小时待机值班。念安的父母看到她这样的状态,心疼不已,主动让她辞职,还表示会养她。
父母都已经退休,两个老人的月退休金加起来将近万元,他们每个月给念安4000块工资。既然说是工资,当然就不是白拿的,念安每天要为父母做的工作如下:
- 每天早上要陪父母跳舞一个小时;
- 上午要陪父母去买菜;
- 晚上要和父亲一起做饭。
此外,念安还要负责安排好每个月一到两次的旅游活动,外出旅游时还要做司机。
“这是一份充满爱的自由职业。”在念安看来,她现在的状态属于“眼前没有好机会,所以停下来看风景”。
而父母安排的工作其实也不需要完成得那么严苛,她所做的只是每个周末带着孩子去妈妈家吃晚餐,她负责打下手,父亲变着花样做拿手菜。父母都很享受这种天伦之乐。
这条视频下的评论区自然是沸腾一片。如今的大环境下,失业下岗的人比比皆是,很多人也是看在钱的份忍受着巨大的职场压力,所以有很多网友都觉得“很暖心,很治愈,羡慕这对父母可以无条件的爱孩子,包容接纳她。”
当然,也想可反对的声音不在少数,“这不就是啃老,换个概念就显得清新脱俗了?”
说实在,我是有一点点羡慕念安的,并不是羡慕她可以做“全职女儿”不用工作,而是羡慕她和爸妈之间平和的信念。
做“全职儿女”不是一个单方面的决定,而是父母和子女的一场“无压力”的双向奔赴。任何一方扭捏拧巴,想要毁约,这件事都进行不下去。
但是,我并不会因为这份羡慕而赞成选择做“全职儿女”,因为既要爸妈能无条件付出、又要儿女也能坦然接受,这种双方都自冾的状态又可以维持多久呢?
虽然没做过“全职儿女”,但是可能做过“全职妈妈”的我们,或多或少地体会过离开职场、离开同龄人赛道的内心状态——会有很多不确定感。曾经或许羡慕的“全职妈妈”这个身份,在自己真正拥有后才知道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光鲜淡然,更多的时候只是选择作为某一个阶段的过渡状态。
就像小红薯上的博主李文煊 说起来自己喜提这份新兴“职业”已经是第6个年头了。她今年36岁,单身未婚,工作履历极为光鲜:本科在英国留学,22岁到香港,竞选港姐进TVB,入职世界百强WPP……30岁时因为小她8岁的妹妹要出国留学了,自己在香港打拼赚得多开销也大,所以便萌生了回家陪在爸妈身边的想法,一来弥补长久以来亲情的缺失,二来和父母同吃同住,生活上方方面面的压力都小了很多。
可即便家庭条件相当优渥的她也坦言,和父母同住的日子,她说也会有各种矛盾摩擦,也会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她其实并没有真正闲下来。在这段难得轻松的时间里,她继续学习,考上了上戏表演系,算是圆了小时候的演员梦。
所以,“全职儿女”并非谁都可以过得岁月静好,在这份状态中,既要能收获自己想要的亲情关系,也能有继续追求自我的权力,才会是可以持续的状态。
那天和OK爸聊起如果真等到有一天,儿子说,“妈我太累了,我想回家歇一歇。”我想我的第一反应,肯定也是点头同意的。但歇息绝不等同于“啃老”,我也不能免俗地认为人生还是要需要奋斗!
说实在的,他将来会过什么样的人生,能不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找到他自己喜欢的职业,没人能下定论,我也没法代替他选择。不过无论如何,我都希望他内心一定要有一个精神的支撑,永远不要放弃和现实的连接。
END
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里说说对“全职儿女”看法,能不能接受孩子成为文中的“全职儿女”呢?